1.大旱之后一定会发生地震吗,在科学上应该如何解释?

2.汶川地震,举国轰动,可之前有没有什么征兆呢?

3.四川地区频发地震,为什么唯独成都那么安全呢?

4.四川泸县发生了6.0级地震,是否有地震预警?

5.四川内江地震,房屋建设的重点有没有必要向抗震方面规划?

四川即将发生9级地震最新_四川即将发生9级地震

?

四川正好在多个地震带,四川有龙门山地震带、樊西地震带、松潘地震带、岷江地震带等等,多个地震带相互作用,岩层断裂,发生错位之后引发地震就不奇怪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四川经常发生地震的原因。 ?  

印度洋板块不断的向北移动,与此同时亚欧板块会受到来自印度洋板块的压力,青藏高原每一年都在上升就是这个原因。四川盆地受到影响不断的接受挤压,四川大型地震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上,所以说地震发生之后破坏力极强,震感非常强烈,对人员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 

 中国幅员辽阔,同时也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在中国已经发生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地震,总结来看中国发生地震比较多的省份主要有台湾、西藏、新疆、云南、青海、四川。而在这些地震频发省份中又以四川居多,四川每发生一次地震都牵动大家的心。在一些人口稀少的地方也会发生地震,因为人口稀少带来的灾难会相应的减少许多,就很容易被我们忽略,可发生在人口稠密地方的地震,只要发生就会带来严重的灾难。四川人口稠密,而且地震频发,所以说每一次地震都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受关注程度就会更高。

四川泸县发生6.0级地震,已致2死60伤 ?  2021年9月16日4时33分,四川泸州市泸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此次地震造成部分房屋倒塌,截至7时30分,地震造成2人死亡、3人重伤、57人轻伤,有部分房屋受损,救灾核灾工作正紧张进行中。 ?  目前,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已启动二级应急响应,泸州市已启动一级应急响应。 ?  四川省启动二级地震应急响应 ?  经四川省同意,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决定:一、根据《四川省地震应急预案》,启动二级应急响应。二、省直相关部门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做好抢险救援、应急值守、信息汇总、灾害调查、社会稳定等工作。三、发震市(州)迅速派出人员开展灾情核查和现场救援工作,并及时向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 ?  同时,泸州市已启动一级应急响应。 ?  成都、重庆等多地震感明显,有不少网友称被地震晃醒。

救援人员抵达震中开展抢险救援 ?  泸州停止煤矿作业 ?  6时15分,四川内江隆昌市消防救援大队地震救援分队3车13人已到达内江市距离震中最近的隆昌市镇方向,现场道路情况基本良好,个别房屋出现轻微破损,通过现场排查发现3名受伤人员。 ?  与此同时,泸州市应急委已调集市消防救援支队24车123人,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4车38人,泸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10车54人、军分区民兵180人,并启动军地协调联动机制,报请武警泸州支队出动三车20人,已抵达震中开展抢险救援。同时,医疗救护、电力、通信、交通等抢险队伍也赶赴震中开展抢险。 ?  目前,泸州市应急委办已指令煤矿停止井下作业、撤出全部井下作业人员,全市危化品企业暂无异常情况。 ?  四川省相关部门紧急部署 ?  应急力量已集结前往震中地区 ?  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已调度成都、宜宾支队地震救援重型队100人及通信保障分队、战勤保障分队;自贡、内江支队地震救援轻型队 60 人及通信保障分队、战勤保障分队立即集结出动前往 泸州市泸县震中地区增援。 ?  地震发生后,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第一时间集结总队前指和特勤大队共100人作为第一梯队,于16日5时出动前往泸州市泸县震中地区紧急驰援。目前,各项应急救援工作正持续进行中。

大旱之后一定会发生地震吗,在科学上应该如何解释?

不少市民都有这样的疑问:重庆地震的可能性有多大?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昨天专访了市地震局监测预报中心副研究员郭卫英,她告诉我们,重庆不具备发生大地震的条件,大家不必担心。

重庆不具备发生大地震的条件

从历史上来看 重庆最大地震不超过7级

郭卫英说,重庆地区历史上有记载的最大地震是1856年的黔江小南海6.25级地震。建国以后,重庆发生过的最大的地震是1989年的渝北统景(当时叫江北县)5.2、5.4级地震。这次地震共造成3人死亡、伤60多人,造成房屋倒塌305间,严重危房17853间。

从地质构造来看 重庆位于华南板块较稳定

郭卫英表示,重庆地区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华南板块的西部,在中国大陆,华南板块属于相对稳定的地块,其地震频度和强度都比其他地区要低一些。

郭卫英说,地震的类型很多,如构造型地震、火山地震、水库地震、矿山地震、爆破型地震等。地球上约90%的地震都属于构造型地震,即沿大型活动断裂带发生的 地震。一般而言,断裂带的规模越大,活动速率越高,其未来地震的震级也就越大。比如,在我国大陆西部地区的阿尔金断裂带、喜马拉雅山断裂带、西昆仑断裂 带、以及龙门山断裂带等,均有条件发生7级以上大地震。所以,我国的新疆、西藏、云南、四川、青海等西部省份的地震活动水平远远高于中东部地区。

从断裂带来看 重庆有断裂带但属中小规模

重庆境内也有断裂带,如华蓥山断裂带、长寿-遵义断裂带、七曜山-金佛山断裂带、方斗山断裂带等。然而,从全国范围来看,重庆境内的都属于中小规模的断裂带,不具备发生7级以上大地震的条件。

断裂带

指有主断层面及其两侧破碎岩块以及若干次级断层或破裂面组成的地带。在靠近主断层面附近发育有构造岩,以主断层面附近为轴线向两侧扩散。

龙门山断裂带位于华南板块和青藏板块交界处,断裂带规模大,活动频繁,大地震就比较多

宜宾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历史上原震区没有发生过6级以上的地震

专家说重庆境内的断裂带都属于中小规模,不具备发生7级以上大地震的条件

现阶段准确预测不可能

地震能预测吗?芦山地震后,这个问题又在微博引起了热议。

现阶段我们目前公认的预报水平,是在特定的地区,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地震,可以作出一定程度的临震预报。郭卫英说,比如最为成功的一次预报是对15年的 辽宁海城7.3级地震的预报。但这个“成功”背后,也包含了一些偶然因素。海城7.3级地震前几天,当地陆续发生了几次4级多有感地震,已引起当地老百姓 的警惕。因此当时的地震工作者提出大胆预报,并在当地(革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及时取了防震措施,避免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那种告诉你‘几月几日在某地’甚至具体到‘几点在某某县’会发生地震的消息,肯定是地震谣言,目前任何一个国家都达不到这种预测精度。”郭卫英说,地震预报 是一个复杂的学科,它综合了地球动力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电磁学、统计概率学以及计算机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同时,因为地球本身具有“不可入 性”,也就是说,你无法给地球挖一道坑,看看地下几十公里内即将发生的地震是怎样产生发展的。加上大地震是小概率,样本量也有限,以目前人类对地震科 学的研究水平,想准确预报地震还很困难。

郭卫英同时表示,我国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 之后才逐渐开展地震预报研究。目前地震前兆监测台站的分布密度也还远不如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目前还处在经验积累阶段。同时,我国是世界上唯一设置 地震局机构的国家,把地震前兆监测和地震预报作为常规职责的国家。因此,现有的预报科研水平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

和人民赋予了地震局预测预报地震的神圣职责,但这实际上是一个“目前很难圆满完成的任务”。科学的发展和进步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地震预报事业就如同对癌症的治疗,不能因为现在没效果就放弃一切努力!我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小知识:基底断裂带

指切穿花岗质岩层基底,到达玄武岩层顶面的穿层断裂。基底断裂主要特征为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流纹岩呈带状或串珠状分布。

汶川地震,举国轰动,可之前有没有什么征兆呢?

的确,有专门研究地震的科学家曾发表过,干旱和地震存在联系: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地方,往往三年之内都发生过干旱,而地震的大小则与旱区的面积成正比。并指出从四川炉霍7.9级大地震(西南大旱区)、云南昭通7.1级地震(西南大旱区)到海城7.3级大地震(华北大旱区)、唐山7.8级大地震(华北大旱区),这些破坏力极大的地震都是能直接体现?震旱关系?的事实依据。

当然,即便是在民间,也流传了很多种能预兆地震将要发生的现象,比如:地震云、地震鱼,鱼儿跳出水面,猫狗发出异常叫声,当然,也包括很多人坚信的?大干旱以后必有大震?。那么,大干旱是否就一定意味着会有大地震发生?而传说中的异常自然现象,以及各种动物不同往常的行为表现,又是否真的都是即将有地震发生的前兆呢?

地震为什么被称为自然现象?

首先,大家要清楚一个基本事实,从地球到月球,其实都频繁发生地震,月球是什么环境,相信一部分人也心里有数,那里可没有什么干旱不干旱的说法。而且,地震本来就是很常见的自然现象,仅仅是一天的时间,地球上所有角落发生的地震次数加起来都能超过一万次,因为,地球平均每年发生的地震就多达500万次左右。

这个时候可能有人会说,为什么大家知道的发生过的地震并没有这么多?这个其实也不奇怪,之所以地震被称为自然现象,就是因为它不仅很常见,而且一般也不会对周围的人带来太大影响。虽然每年全球会发生五百多万次地震,但其中只有10到20次可能对震中的人造成危害,而能够造成严重灾害发生的地震大约每年有一两次的样子。

为什么我们没感觉到有那么多地震发生过?

大家平时很少能感受到地震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大多数的地震震级都比较小,而震级小于3的地震通常都难以让人类明显感觉到。当然了,地球这么大,不见得发生地震的地方都距离我们较近,从地震波的传递来说,它也有自己的最大传播范围,这完全取决于地震的深度和释放总能量的大小。

当人类登陆月球的时候,专门放置了测量地面发生震动的仪器,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地震这样的现象,是否也存在于其他星球上。而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其实很多角落都放置着专门进行地震测量的仪器,而它们存在的数量可以说是数以千计。正是这些记录地震的探测器将每次发生地震的信息收集起来,我们才知道了地震的破坏力有多大,到底需要多少人手参与到救灾中去。

地震跟干旱存在必然关系吗?

试想一想,如果每次发生地震之前都出现过干旱,或者大干旱,那地震的次数应该就远没有实际发生的多,并且,发生地震的地方也会变得更少!而且,把一个地方发生地震关联到3年之内的干旱,这个时间线本来也太长,它也起不到从根本上减小地震发生时给大家的生命和财产风险。

地震的类型有很多,只不过一般情况下,破坏力较大的地震都是因为地壳释放能量所导致,并且,往往都是浅源地震,比如距离现在比较近的汶川地震和雅安地震。这种震级较大的浅源地震不仅会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威胁人们的生命,如果之后的几年时间出现短时间内降水量较大,还有可能会出现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自然灾害。

但是,干旱发生的主要指标则是该区域内淡水总量太少,它被称为自然灾害,干旱对农业的影响尤其明显。干旱形成的主要原因跟气象这样的自然因素存在较大关联,当一个地方长时间维持少雨、甚至无雨的情况,便有可能会出现土壤干旱、大气干旱或生理干旱这几种干旱类型。当然,人类活动进一步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现象,也是近年来干旱频发的原因之一。

地震有所谓的预兆吗?

之所以大家如此畏惧地震,并收集许多可能预示会发生地震的信息,就是害怕突入起来的地震会危及家人和自己的生命安全。但事实却会让大家失望,因为,到目前为止,干旱并没有被确定与地震的发生存在必然关系。通常情况下,有地震带分布的地区会比无地震带经过的地区发生地震的概率更大,而那些震级较大的地震,目前也只发生在有地震带分布的地方过,其他地区发生的地震一般都小于6级。

并且,不仅大家不能把干旱当作是地震的预兆,更不应该相信什么地震云和地震鱼能预示地震将要发生。地壳释放能量的时候具有突发性,即便是大家认为的一些比较有灵性的动物,它也不可能在事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未卜先知。之所以,大家会在一些地震结束之后搜寻到一些异响,那最多只能算作是巧合,不然,科学家们又怎么可能这多年过去了,都还无法做到提前预报地震的发生时间。

四川地区频发地震,为什么唯独成都那么安全呢?

有过征兆,当地群众有发现过,只不过很少人当回事,或者说没有地震的意识。

1、天空飘过地震云

地震云:地震即将发生时,因地热聚集于地震带,或因地震带岩石受强烈引力作用发生激烈摩擦而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从地表面溢出,使空气增温产生上升气流,这气流于高空形成"地震云",云的头端指向地震发生处。

2、蟾蜍成群过马路,天空成群的老鹰,老鼠不避行人到处乱窜,小鸟集体失踪,猪不进圈四处乱跑

当地震将要发生时,地下的断裂带破裂,除了地震机械波,可能还会因为有地应力场的变化,产生电磁波等,动物们很可能会对这些变化比较敏感,由此产生一些异样的行为。

地震前兆

地震前自然界出现的可能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的各种征兆称作地震前兆。大体有两类:

微观前兆:人的感官不易觉察,须用仪器才能测量到的震前变化。例如,地面的变形,地球的磁场、重力场的变化,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变化,小地震的活动等。

宏观前兆:人的感官能觉察到的地震前兆。它们大多在临近地震发生时出现。如井水的升降、变浑,动物行为反常,地声、地光等。

地下水异常

①水位、水量的反常变化。如天旱时节井水水位上升,泉水水量增加;丰水季节水位反而下降或泉水断流。有时还出现井水自流、自喷等现象。

②水质的变化。如井水、泉水等变色、变味(如变苦、变甜)、变浑,有异味等。

③水温的变化。水温超过正常变化范围。

④其他。如翻花冒泡、喷气发响、井壁变形等。

生物异常

动物是观察地震前兆的“活仪器”,它们往往在震前出现各种反常

地震先兆之动物行为异常

行为,向人们预示灾难的临近。已发现有上百种动物震前有一定反常表现,其中异常反应比较普遍的有20多种,最常见的动物异常现象有:

惊恐反应:如大牲畜不进圈,狗狂吠,鸟或昆虫惊飞、非正常群迁等。

抑制型异常:如行为变得迟缓,或发呆发痴,不知所措;或不肯进食等。

生活习性变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活动等。

电磁异常

电磁异常是指地震前家用电器,如收音机、电视机、日光灯等出现的失灵现象。最常见的是收音机的失灵、手机信号减弱或消失、电子闹钟失灵等现象。

地声

临近地震发生前,往往有声响自地下深处传来,这就是“地声”。地声一般出现在震前几分钟、几小时、几天或更早;以临震前几分钟出现得最多。

地声的声响与平日人们熟悉的声音不同且多种多样。如:“犹如列车从地下奔驰而来”“似石放连珠炮般的声响”“类似于机器轰鸣声”“狂风呼啸声”“石头相互摩擦声”等等。但是,有时地声也不易与远处传来的风声、雷声、机器轰鸣声等相鉴别。

地光

地光也是临震前的一种宏观现象,中国已在多次地震前观测到,它们一般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也有出现于震前数小时或更早的。

地光的颜色很多,有红、黄、蓝、白、紫等,有的也像电火光。它们的形状各异,有带状光、片形光、球状光、柱状光、火样光等。地光出现的时间一般很短,所以不易观测。鉴别地光也有一定难度,因为它的形状和颜色有时也与电焊光、闪电等有相似之处。

地震来了怎么办

避震原则: (1)不要惊慌。在大地震来临时,要保持镇静,避免惊慌。要克服“惊呆”和“惊逃”两种不良反映。地震时严重伤亡的众多事例,大多是慌忙向外奔跑所致。 (2)伏而待定。要保持镇静,迅速躲到附近最安全的地方,这是从历史的经验和血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 (3)定后转移。在主震之后相对平静的一段时间内,迅速离开藏身之处,转移到更安全的地方。

1、在家里的应急避震措施(2种情况)(1)在楼房的避震措施。如果你在家里(公寓、楼房)遇到地震,应牢记6个字:一判断;二躲避;三疏散。一判断:判断是近震还是远震。如果是远震,看着晃动几秒钟,再去打听这次地震发生在哪里、有多大。如果是近震,首先感到上下剧烈颠动,就要立刻取行动,绝对不能迟疑。二躲避:迅速躲在坚固的床沿旁边,卫生间、小厨房、小储藏间、内承重墙的墙角、墙根、已经固定好的大衣柜的旁边。躲避时,要用随手物件保护头部、捂住口鼻,以免砸伤大脑或被泥沙烟尘呛住。躲避的姿势:身体尽量全区缩小、卧倒或蹲下,随手用物件护住头部、捂住口鼻,另一手抓住一格固定物(墙角或桌角)。如果没有任何可抓的固定物和保护头部的物件,则应该取自我保护的姿势,头尽量向胸部靠拢,闭口,双手交叉放在脖后,保护头部或颈部。三疏散:摇晃一停止,要立刻离开住所,疏散到空旷安全地带。注意:地震时,不要取以下6种行为:

-----不要乘电梯。地震时电梯可能严重变形危及生命,或断电无法逃生。

-----不要到阳台上。建筑物如果受损,阳台最容易毁坏的地方。

-----不要到窗户或外墙边。建筑物如果受损,窗户和外墙是容易毁坏的地方。

-----不要找衣物或贵重物品。生命宝贵,逃生要紧。

------不要在床上或地中央。这属于危险地带。

------千万不要跳楼。事实证明,跳楼的伤害很大。 (2)在平房的避震措施。当判断是近震时,能逃先逃,难逃则躲。能逃先逃:如果你的位置距离房门较近,并且通道畅通,应该立即逃出房外。外逃时,最好头顶被子、枕头、安全帽。难逃则躲:如果你的位置距离房门较远,或者室内房间布局复杂,通道狭窄曲折,外逃困难时,应立即在室内避震。要迅速躲在桌子旁边,床旁边,炕沿下或其他理想的地方。在室内避震时,要远离窗户和房顶大梁,不要靠近碎砖墙体。注意:当打不开房门时,应在室内避震,千万不要破窗而逃,以免被玻璃扎伤。

2、在室外的应急避震措施。(1)在室外活动的人们,要迅速环顾四周,根据所处的位置,快速转移到安全地带,要远离建筑物,特别不要进入建筑物取物或救人。

(2)在街道上的行人,要迅速离开电线杆、路灯、变压器、烟囱、高大建筑物等危险设施、设备和围墙、狭窄通道等。

(3)在过街桥或立交桥下的行人,要迅速远离桥下,跑到开阔的地方,或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近处有利地点躲避。

(4)行使中的司机,要取紧急制动措施,缓慢的逐渐刹车,停靠在路边或宽阔地,车上的乘客要抓住车中的座椅,或就地蹲下,抓住其他牢固的物件。

(5)江河面上的船只,要立即停止航行,或者马上就近靠岸。

(6)在山区的人们,要远离陡崖,密切注意山崩、滑坡、泥石流。当出现这些迹象时,千万不能在其前面往山下跑,应立即横向撤离。

(7)处在石化、煤化、天然气等易爆、有毒的设施附近的人们,要迅速离开,朝污染源的上风处迎风奔跑,当遇到毒气泄漏,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向逆风方向奔跑;当遇到易燃气体泄漏,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逆风方向跑去,同时切忌使用明火,以防爆炸燃烧。

(8)遇到火灾的人们,要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待地震停止后,逆风向(或垂直风向)匍匐前进,转移到安全地方。

3、学校人员避震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4、在街上行走避震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5、车间工人避震

车间工人可以躲在车、机床及较高大设备下,不可惊慌乱跑,特殊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阀门,及时降低高温、高压管道的温度和压力,关闭运转设备。大部分人员可撤离工作现场,在有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少部分人员留在现场随时监视险情,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意外,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6、震后自救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此时,如果应急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很大作用。在这种极不利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7、震后互救

震后,外界救灾队伍不可能立即赶到救灾现场,在这种情况下,为使更多被埋压在废墟下的人员,获得宝贵的生命,灾区群众积极投入互救,是减轻人员伤亡最及时、最有效的办法,也体现了"救人于危难之中",的崇高美德。抢救时间及时,获救的希望就越大。据有关资料显示,震后20分钟获救的救活率达98%以上,震后一小时获救的救活率下降到63%,震后2小时还无法获救的人员中,窒息死亡人数占死亡人数的58%。他们不是在地震中因建筑物垮塌砸死,而是室息死亡,如能及时救助,是完全可以获得生命的。唐山大地震中有几十万人被埋压在废墟中,灾区群众通过自救、互救使大部分被埋压人员重新获得生命。由灾区群众参与的互救行动,在整个抗震救灾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四川泸县发生了6.0级地震,是否有地震预警?

四川多地震,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们从汶川地震后,对时不时会发生的摇一摇,表现颇为淡定,尤以成都人民为最,汶川8级地震后,从我们多年的研究经验来看,成都跟四川的地形是不一样的,除了少数地方有龙门山脉,其它的一些地方都是平原。

四川比较详尽的地形图,有没有发现山脉相当的特别,是的,对你没看错,就是龙门山脉。许多资料的来看,这个山脉是地震的一个重要原因。龙门山断裂带容易发生地震。来自青藏高原方向的应力场持续对地壳提供挤压应力,当地壳中的岩石实在不堪应力的重压而破碎、断裂时,巨大的能量释放,以机械波的形式传遍四周,便构成了惨烈的地震。从地质力学角度分析,历史上发生过地震的区域,可能重复发生地震,因为断裂带一直存在。

成都地形特殊,没有相对较新的地壳运动。其次除了少数地区接近龙门山脉外都属于冲积平原,地震来了冲击而来的河沙也起到了较大的缓冲作用,这才造就了成都很少发生地震......根据历年来的地震统计,成都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地震发生,只是受到其他地方地震的波及,其实四川的地震带都分布在成都以西。

从地震带的分布来看,成都不属于任何地震带,成都本身基本不会发生地震。而成都地区每年的地震主要集中在龙泉、金堂等地方。四川多地震,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们从汶川地震后,对时不时会发生的摇一摇,表现颇为淡定,尤以成都人民为最。

四川内江地震,房屋建设的重点有没有必要向抗震方面规划?

近日,在我国四川省的泸县发生了一场程度不轻的地震,而地震发生的时间是凌晨4:33分,我国的地震局提前预知了地震,四川省成都市提前40多秒得到了地震预警,重庆市则是提前30多秒获得了地震预警,四川省的泸县是提前九秒钟获得了地震预警。不过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九秒钟,因为这已经是我国在地震勘测方面的一次显著进步了,这个哪怕放在全世界去对比,也必然是名列前茅的。

首先,我国的前几次大地震,基本上都是没有得到地震预警的,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等,其实都是突如其来的地震,人们在毫无预警和防备的情况下遭到了灾难的侵害,所以受伤人数才会那么多。而在今天发生的泸县地震中,我国地震局能够提前九秒钟给泸县发布预警,其实也是给泸县人民获得了很大的逃生空间了,毕竟灾难来临的时候,每一秒都意味着有更多的人能够平安逃生。

其次,根据目前的检测数据来看,泸县地震的余震已经全部结束了,而且地震暂时也不会来临了。目前搜救团队正在泸县积极救人,已知本次地震已经导致三人丧生、五十七人受伤了,还有三个人处于重伤的情况,目前也还在医院接受治疗,所幸这三个重伤者的情况都还比较乐观,存活率也是非常高的。

最后,我国经过了这么多次地震以后,其实在地震方面的勘测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了,目前我国投入到地震勘测的资金也是相当充裕了,目的就是希望我国以后能够提前检测到地震,这样才能够保证地震来临的时候,受灾的居民们能够获得足够多的时间逃生。

2019年9月8号四川内江突发地震。地震级别是5.4级造成一人死亡,63人受伤。其中房屋倒塌132间,严重受损161间,轻微受损4880间。转移受灾群众2417人。

这当然是一个数据。在数据里我们可以看到,不到6级的地震造成了严重的房屋倒塌。那么一人死亡,63人受伤,是什么原因受伤的呢?这里虽然没有给出明确的数据。但是,往往地震所直接造成的人员伤害并不大。往往是由于房屋倒塌造成的一些次生伤害,令人民的生命财产蒙受重大损失。

房屋建设的重点已经朝抗震方面规划。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是减少人员伤亡的最有效的方式,也是减少损失的最好方式。

当然我们国家的地震带都集中在山区,有一些传统的民居或者县城在地震带上,改造会有相当的困难。但是灾后重建和重新规划城市的时候,一定要将抗震作为重点。

当然房屋的抗震能力需要根据地区的地震状况和综合财力来决定的。比如说在一些小震频发的地区,新型房屋的建设要以6级抗震能力为基准。这样6级以下的小地震中心地震,不会对房屋造成更多的破坏,也就能够更好的,挽救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但是并不是说,做好了地震房就能够抗击地震。比如说汶川地震的烈度已经到达了9级。那么,有些低于9级的房屋,可能就抗拒不了9级以上的地震。地震带的房屋规划,一定要根据曾经发生地震的最高烈度,做更高的要求。

而且在我国目前的一些法律法规中间,地震烈度在6度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防震设计。

应该说房屋的抗震功能,应该成为建筑设计的共识。这其实是最有效的减少地震带来伤害的重要预防之一。

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