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旅游景点介绍讲解_四川旅游景点介绍讲解视频

       现在,请允许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四川旅游景点介绍讲解的相关知识,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关于四川旅游景点介绍讲解的讨论,我们开始吧。

1.川西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四川旅游景点介绍讲解_四川旅游景点介绍讲解视频

川西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川西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川西旅游必去十大景点包括:毕棚沟、折多山、木格措、新都桥、塔公草原、丹巴、四姑娘山、稻城亚丁、海螺沟、泸定桥。

       毕棚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朴头镇,是四川省著名的自然风光景区,有山、水、树、石头、洞、湖泊等景观,被誉为“川西小瑞士”。

       折多山: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是川藏线上的重要地标,翻过折多山,就算真正意义上到达了藏区。

       木格措:又称“野人海”,是川西北最大的高山湖泊之一,四周有群山森林,红海、黑海、白海等几十个小海子围绕,景色十分丰富。

       新都桥:虽然不是一个景观,但沿途的风景非常靓丽,非常适合喜欢摄影的人来这里。

       塔公草原:是距离康定最近的草原,草原上还有一座塔公寺,它的白塔金殿极具代表性,在雅拉雪山映衬下,庄严雄丽。

       丹巴:这里最著名的甲居藏寨更是非常有特色。

       四姑娘山:四座雪山连在一起的景点,核心景点包括双桥沟、长坪沟、海子沟。

       稻城亚丁:是一个非常出名的网红景点,名气很大。

       海螺沟: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是四川非常著名的一个景点,这里的海拔很高,大片的原始森林,还有巨大的冰川,远远望去那画面着实是非常震撼。

       泸定桥:又称铁索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之一。

       四川旅游必去的十大景点有泸沽湖、三星堆、成都海昌极地海洋世界、都江堰、青城山、望江楼、青羊宫、杜甫草堂、文殊院、四川博物院等。

       1、泸沽湖

       泸沽湖,位于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与云南省宁蒗县交界处,为川滇共辖,湖东为盐源县泸沽湖镇,湖西为宁蒗县永宁乡。湖泊略呈北西—东南走向,湖泊面积50.1平方公里,湖水库容量为22.52亿立方米。

       2、三星堆

       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3000至5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

       3、成都海昌极地海洋世界

       成都海昌极地海洋公园位于成都市天府新区门户地段,是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极地科普教育基地、四川省科普基地、成都市科普基地。

       4、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由渠首枢纽、灌区各级引水渠道,各类工程建筑物和大中小型水库和塘堰等所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工程系统,渠首占地面积200余亩。

       5、青城山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东距成都市区68千米,处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千米处。景区面积200平方千米,最高峰老君阁海拔1260米,青城山分为前山和后山,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6、望江楼

       望江楼,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43号,九眼桥东南1千米,府河西岸。望江楼建筑群以崇丽阁为主,取晋代左思《蜀都赋》中既丽且崇之意命名,传为明清两代为唐代女诗人薛涛旧居而著名,现存望江楼为清光绪十五年建。

       7、青羊宫

       青羊宫始建于周朝,原名青羊肆。至明朝,唐朝所建殿宇毁于兵灾。现存建筑大多为清代康熙六至十年陆续重建,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

       8、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8号。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

       9、文殊院

       文殊院,又名空林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文殊院街66号,占地面积20余万余平方米。文殊院始建于隋大业年间。康熙三十六年集资重建庙宇,改称文殊院。

       10、四川博物院

       四川博物院始建于1941年,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浣花南路251号,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在全国公共博物馆中占有重要地位。2009年,随着新馆落成,由四川博物馆改称现名。

       好了,今天关于“四川旅游景点介绍讲解”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四川旅游景点介绍讲解”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